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摆烂”大法:每天一分钟,给大脑“续命”

发布时间:2025/11/22文字调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您是否也常常感觉身体被掏空?头晕脑胀,精神涣散?长期的“高压模式”不仅会让大脑“累到宕机”,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您的血管承受巨大压力,悄悄增加中风的风险。

当我们持续处于疲惫和焦虑中,身体会大量分泌“压力激素”,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同时,这种状态还会引发身体的“炎症风暴”,加速血管内壁的损伤和动脉硬化,让血管失去弹性、血液变得黏稠。一旦脑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中风就可能猝然发生。

「摆烂式呼吸」正是通过一种“毫不费力”的方式,启动身体的“放松开关”,从源头上为您的血管“松绑”。


640_副本


那么,「摆烂式呼吸」是如何

为大脑减压、守护脑血管的呢?

当我们把呼吸放慢、放稳,身体里的“放松神经”——副交感神经就会被激活。它就像是血管的“舒缓按摩师”,能帮助降低血压,放松紧绷的血管壁,减少对脑血管的持续冲击。研究也证实,规律的呼吸训练能有效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减轻它对血管的“慢性伤害”。


一文读懂「摆烂式呼吸」

核心作用:

给大脑“快速充电”,激活身体放松模式

稳住血压、放松血管,为脑血管减负,降低中风风险

3步“摆烂”操作法:

准备 | 找个舒服的姿势

闭上眼睛,将手轻轻放在腹部或身体两侧。别用力,感受当下的呼吸,让身心慢慢“静下来”。

吸气 | 用鼻子慢慢充气

用鼻子缓慢吸气,大约3–4秒。重点来了:尽量让腹部像个小气球一样鼓起来,而不是胸部剧烈起伏。这样能让氧气充满肺部,实现“深度充电”。

呼气 | 用嘴巴缓缓放气

吸完后,别急着呼,屏息1–2秒。然后用嘴巴缓慢、均匀地呼气,尽量拉长到4–6秒。想象着,所有压力和疲惫都随着这口气被彻底“呼出体外”,腹部也慢慢收回。


温馨提示

“摆烂式呼吸”是守护健康的得力助手,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规律生活。别忘了:

保持均衡饮食

坚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血管动力

坚决戒烟限酒

维持良好心态,远离长期焦虑

总之,“摆烂式呼吸”是一种简单、高效、零成本的健康“快充”法。每天只要抽出1分钟,跟着呼吸“摆烂”一会儿,不仅能赶走大脑疲劳,更是在碎片时间里,悄悄为您的血管做一次“深度保养”。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康复医学科  刘晓敏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