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口臭、牙龈出血?可能你欠牙齿一次“大扫除”

发布时间:2025/11/27文字调整

嘿,朋友!恭喜你点开了这篇“好玩”的洗牙科普。

来,伸出舌头舔舔牙齿内侧——是不是有点糙,像层薄膜?没错,这就是今天的主角:牙菌斑!牙齿上的“牛皮癣小广告”,24小时不停开派对。

再照照镜子,看牙根附近有没有黄黄黑黑的东西?那是牙菌斑的“豪华别墅版”——牙结石!口臭、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全是它干的!

所以洗牙是啥?不是“刷牙Pro Max”,而是一场由牙医主导进行的——“牙齿深度大扫除”!


640_副本


01我们为什么要洗牙?—— 牙齿的“垃圾”分类学

想象一下,你的牙齿就是一栋漂亮的白房子(牙釉质),牙龈就是房子周围肥沃的土壤。

1. 厨余垃圾(软垢):牙菌斑


640 (1)_副本


成分: 细菌+食物残渣+口水的混合物。

特性: 粘人!软乎乎!刷牙可以清除掉大部分。但如果没刷干净,它就会……

危害: 产酸腐蚀你的白房子(蛀牙),刺激土壤发炎红肿(牙龈炎)。


2. 可回收垃圾?不,是建筑垃圾:牙结石


640 (2)_副本


形成: 软垢(牙菌斑)和唾液中的矿物质“相亲相爱”,钙化变硬,就变成了牙结石。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2-15小时。它像水泥一样牢牢糊在你的牙齿上,刷也刷不掉。

特性: 硬!粗糙!是细菌的“天然堡垒”和“五星级酒店”。

危害: 它本身臭烘烘(口臭源头),还会持续压迫和刺激牙龈,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结果就是——土壤流失,房子倒塌(牙齿脱落)!

结论: 刷牙只能处理“厨余垃圾”,对于已经硬化成的“建筑垃圾”,必须请专业人士——牙医,用专业工具来“拆迁”!


02洗牙全流程“沉浸式”体验

别怕!洗牙不是上刑场,而是一次舒适的SPA。

STEP 1: 「超声波拆违」

牙医会用一个会喷水、会震动的“小尖嘴”(超声波洁牙机头)。它通过高频振动把大块的牙结石“震碎”,同时喷出的水柱把它们冲走。声音是“滋~~~”的,很像小蚂蚁在牙齿上开电动小摩托,非常奇妙!

STEP 2: 「手工精修」

拆完大违建,非常隐秘的角落还有小瑕疵。这时牙医会换上各种形状的“小钩子”、“小铲子”(手工刮治器),进行精细化刮除(龈下刮治)。这是技术活,确保干干净净!

STEP 3: 「含氟护理」

最后,牙医会给你涂上一层果味的氟保护漆,给刚刚洗完澡、有点“害羞”的牙齿穿上一件透明的“防护服”,让它更强壮,暂时不那么敏感。

全程下来,大概30-60分钟。你只需要张着嘴,放空大脑,享受一场口腔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就好。


03打破洗牙的“坊间传说”


640 (3)_副本


传说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真相: 兄弟,牙缝本来就在那儿!只是之前被牙结石这个“假墙”给填满了。洗牙把垃圾清走,还原了你牙齿本来的面貌。不是洗牙的错,是牙结石“伪装”得太好了!

传说二:“洗牙会把牙齿洗薄!”

真相: 牙釉质的硬度堪比钻石,超声波洁牙机是针对牙结石的振动频率,对牙釉质的影响微乎其微,就像一根铁勺去挖金刚钻,纯属想多了。抛光更是只在表面进行,安全得很。

传说三:“洗牙又酸又疼,还会出血!”

真相: 健康的牙齿洗牙几乎不疼。觉得酸爽,说明你的牙龈已经有炎症了(牙龈炎/牙周炎)。出血也是因为发炎的牙龈在受到刺激后的正常反应。这正说明你需要洗牙了!越不洗,下次洗的时候越容易出血。

传说四:“我每天认真刷牙,不用洗牙。”

真相: 再好的司机也需要GPS,再好的牙刷也有盲区(比如后牙内侧、牙缝)。洗牙是来给你查漏补缺的“年度审计”,必不可少。


最终章:洗完牙后,请收下这份“护牙秘籍”

1. 短期内: 感觉牙齿有点敏感(喝冷热水酸)、牙龈有点空,都是正常现象,一般几天内会消失。

2. 吃饭喝茶: 建议洗完牙后1-2小时内不要吃喝有颜色的食物(如咖啡、可乐、酱油、火锅),让牙齿表面“冷静”一下。

3. 定期维护: 普通人建议每年洗1-2次。如果你是烟民、咖啡重度爱好者,或者正在做正畸,可能需要更频繁一些(遵医嘱)。


640 (4)_副本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话总结:

洗牙,不是消费,是投资。是对你未来80年还能啃排骨、嗑瓜子、笑口常开的最强保障。

所以,别再犹豫了!快去给你的牙齿安排一次说走就走的“大扫除”吧!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口腔科 郭慧晶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