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作为河南省新农合跨省直补试点备选医院,与省内其他三家医院一道,在北京参加了国家卫计委主办的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培训班。全国新农合跨省直补大幕即将拉开,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正积极努力,争取成为试点医院。

长期以来,跨省新农合患者异地就医未能实现在医院直补,在外地看病、回当地报销一直是困扰异地就医患者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农合结算系统地区分割严重,缺乏跨省份的统一联网、信息互通的结算平台。要解决跨省就医报销难,就要建立跨省份的统一联网、信息互通的新农合结算平台,使跨省就医患者能够就地提交费用审核,将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医药费即时报销。

现状:我省新农合已实现省内直补
我省符合条件的参合人员到省内异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应由县级医疗机构出具逐级转诊证明并经参合地经办机构登记备案(同时办理电子转诊),定点医疗机构根据转诊信息接收患者住院,并在出院结算时为转诊患者提供结报服务。
对于意外伤害等需要对致病原因进行核查的,各种因素造成患者身份难以核实的,以及因信息系统故障等造成难以在定点医院即时结报的,应将参合人员住院费用信息推送至省平台,由参合人员全额结算医疗费用,持住院收费票据及相关病历资料回参合地经办机构按规定进行补偿。

郑州大学五附院新农合办公室
追溯:2015年我省在信阳市、固始县已先期进行试点
根据省卫计委豫卫基层〔2015〕16号文件要求,2015年,信阳市、固始县作为我省新农合跨省就医结报试点地区,湖北省人民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为跨省结报试点医疗机构已于10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跨省直补。这些地区和省外医院的跨省直补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逐步扩大试点提供了宝贵经验。

目标:2020年前实现新农合跨省直补
根据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卫基层发〔2015〕46号文件要求, 2016年,全国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跨省就医结报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8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基本实现跨省就医费用核查,跨省就医结报工作进一步推进;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市)要在具备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跨省就医直接结报。

后记:跨省直补的开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期待这一政策早日实现,为参合患者带来便利和实惠。
来源:农合办 韩田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