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而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肿瘤科普筛查及早诊早治极其重要 。
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合理的膳食所引起的机体长期慢性炎症与肿瘤密切相关,并降低了肿瘤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膳食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提倡科学健康的饮食行为,从抗炎饮食角度来调整膳食结构,为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新策略。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抗炎饮食来防癌、抗癌。
1.碳水化合物
推荐: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全谷物碳水化合物是抗炎饮食的重要成分,低加工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可降低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小麦麸皮及小麦的胚芽中富含膳食纤维及各种酚类植物化合物。
2.膳食脂肪酸
推荐: 不饱和脂肪。脂肪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宜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有利于形成机体抗炎内环境。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机体炎症水平,降低肥胖和肿瘤的风险。
3.蛋白质
推荐:蛋白质有轻微的促炎潜力,但由于肿瘤患者代谢紊乱,蛋白质消耗增加,建议肿瘤患者提高蛋白质的摄入,推荐其蛋白质摄入量为1~1.5g/ (kg·d)。如果合并肾功能损害,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超过1g / (kg·d)。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为鱼、家禽、鸡蛋、瘦红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

4.蔬菜和水果
推荐: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降低机体炎症标志物,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5.植物化合物
推荐: 部分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抗炎潜力,在肿瘤防治中有积极效果,但其在肿瘤防治中剂量和疗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6.酒精
推荐: 最好不饮酒。酒精虽具有抗炎潜力,但在肿瘤防治中,应避免长期过量或大量饮酒,肿瘤患者应戒酒 (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
7.茶
推荐:绿/ 红茶具有抗炎生物活性,可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适量饮用。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天然多酚植物化学物质,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茶多酚能够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突变。

8.烹饪方式
推荐:抗炎饮食的烹调方式应健康化,应以烩、炒、蒸、煮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

癌症可防可治,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在生活、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积极预防,让我们一起“让肿瘤君滚蛋”吧!
来源:临床营养科 丁丽敏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