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将至,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三伏天”正式登场。提到防暑降温,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

但您知道吗?现代人在这炎炎夏日,更需要警惕的,往往是“受凉”!
1时代变迁,新“凉”隐患需警惕
在古代,没有空调、电扇、冰箱,人们自然避暑的方式有限,室内外温差小,因寒凉致病的情况相对较少。然而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在享受清凉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健康风险——过度贪凉导致的“寒气入侵”。
真实案例: 某患者饱受困扰,只要空调一吹,颈肩疼痛、上肢麻木便立刻发作,苦不堪言。必须长袖护体,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这,正是夏季不当受凉的典型表现之一。
2暑热之季,寒邪这样“趁虚而入”
夏季人体腠理(毛孔)开泄,阳气浮于体表,内里相对空虚。此时若过度贪凉,寒邪极易趁虚而入,引发多种不适甚至疾病。常见“受凉”途径有:
1空调使用不当:
风险点: 长时间待在低温空调房(尤其低于26℃),室内外温差过大(>7℃),或从酷热室外突然进入寒冷室内。
后果: 寒凉之气随冷风直入人体,导致气血凝滞,诱发颈肩腰腿痛、关节不适、老寒腿复发,甚至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贪凉饮冷无度:
风险点: 过量食用冰镇饮料、冰淇淋、冰镇水果等寒凉食物。
后果: 寒凉直接刺激胃肠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易引发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刺激咽喉部可致咽痛、咽喉炎;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负担。
3夜间睡眠疏于保暖:
风险点: 夜间人体阳气内收,抵抗力相对下降。睡眠时腹部、肩颈、膝盖等部位暴露受凉,或空调/风扇整夜对着身体吹。
后果: 极易感受寒邪,导致感冒(俗称“热伤风”)、肌肉酸痛、落枕、腹痛腹泻(尤其腹部受凉)等。
4大汗淋漓后骤遇寒凉:
风险点: 运动、劳作后满身大汗,立即用冷水冲澡、淋雨,或直接进入强冷空调环境。
后果: 毛孔大开之时,寒湿邪气长驱直入,极易深伏体内。此行为危害极大!临床常见因此遗留长期病痛者,如顽固性腰腿冷痛、畏寒怕风,甚至成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诱因,极端情况下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中医科一病区徐辉医师
送上夏季健康锦囊:
空调使用讲科学;
饮食切勿过寒凉;
睡眠保暖莫忽视;
大汗之后慎冲凉。
三伏天,既要解暑热之“外邪”,更要防寒凉之“内侵”。掌握科学的防暑防凉方法,避免因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人造寒邪”,才能让您真正健康舒适地度过炎夏。
来源:中医科一病区 徐辉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