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早筛查,早安心!守护家人的认知健康!

发布时间:2025/9/20文字调整

您是否留意到

身边的他/她开始忘记关火

叫不出熟人的名字

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这些可能是记忆发出的“求助信号”。每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2025年的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科学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它不是简单的“老糊涂”,而是一种可通过早期干预有效延缓进程的脑部疾病。


01警惕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

如您或家人出现以下表现,请务必重视,并及时前往神经内科就诊:

记忆“断片”:频繁忘记近期谈话内容,重复提问已问过的问题。

时空“迷糊”:对时间、地点感到混淆,甚至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执行能力减退:以往擅长的家务、理财等事务变得难以完成。

言语表达困难:说话时突然“卡壳”,想不起常用词语。

情绪性格改变:出现无缘无故的焦虑、抑郁、多疑或情感淡漠。


02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占所有痴呆类型的60%-70%。它多发于老年人,以大脑神经细胞逐渐退化、记忆力持续下降、认知功能受损、行为异常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退为主要特征。


03高危因素包括

年龄(65岁后风险显著升高)

遗传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

不良生活方式


04如何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过程,通常包括:

临床评估:详细病史、神经系统检查、认知功能量表(如MMSE、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辅助检查:头颅MRI(查看脑萎缩模式)、血液检查(排除其他病因),必要时进行脑脊液检测。


05科学治疗与多维度干预

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目前治疗涵盖药物与非药物两大策略:

药物治疗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有助改善认知功能;

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社会支持。

此外,针对早期患者及轻度认知障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八病区率先引进无创、安全、有效的神经调控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脉冲磁场无创刺激脑区,激活“休眠”神经网络,促进脑循环与神经功能重组,改善记忆与认知;

经颅电刺激(tES):借助微弱电流调节大脑兴奋性,增强神经可塑性,修复受损脑网络。

科室已通过该类技术帮助众多患者改善认知、提升生活质量。团队将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神经调控方案,融合前沿科技与精准医疗,尽力延缓疾病进程,守护患者的认知功能。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公益义诊活动

为响应“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的主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八病区将举办公益义诊:

活动亮点

1专家面对面:神经内科专家免费提供风险评估、咨询及初步诊断建议;

2免费认知筛查:专业量表评估记忆与认知状态;

3健康讲座:普及早期预防、识别与照护知识;

4认知守护课堂:学习日常维护认知的非药物方法;

5防治手册发放免费领取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手册,把知识带回家。


适宜参与人群

60岁以上自觉记忆力下降者

有家族史或伴有“三高”等风险因素者

关心父母健康的子女及其他家属

希望了解疾病预防的社区居民


主题: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时间:2025年9月23日(周二)上午 9:00–11:00

地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大厅

咨询电话:神经内科八病区

0371-66916059 / 0371-66916597


温馨提示

本次活动免收挂号及筛查费用;

请携带既往病历、检查报告(如CT、MRI片)及当前用药清单,以便专家更全面评估;

建议提前列出咨询问题,包括异常表现、照护难点等,便于现场高效沟通;

请妥善保管私人物品,陪同长辈请勿让其独自行动。如需帮助,可随时联系工作人员或志愿者。


来源:神经内科八病区  宋飞莹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